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米一饭长相思,这是生命之源,更是珍贵的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也许我们未曾有缘与老先生一见,但如今我们所见的这一株稻苗、所食的一粒粒稻米,无一不写满了这位老人的丰功伟绩。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主食的故事》中所说: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不仅提供了人身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中国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

从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吃米饭”实际上应该是吃水稻的种子,而其他的东西只是下饭的。因为中医强调“五谷为养”,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因此不能把主客颠倒了,现代人过量摄入吃肉、吃菜,不吃或少吃主食的习惯是不符合我们身体需求的,而大米除了能够裹腹外,还是一味“深藏不露”的日常中药。

常见的稻米包括粳米、籼米、糯米。

粳米由粳性非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

这三种稻米,名字听起来类似,但在中医看来却是不同的三种中药,因为,它们仨的性味、归经不完全一样。

粳米——米中之冠,日常所需

粳米有“米中之冠”的美称,我们日常所食基本上是粳米。在三种稻米中粳米种得最晚,收得最晚,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同时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适合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人群食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赞粳米:“甘、苦,平,无*。益气,止烦止渴止泄。温中,和胃气,长肌肉。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和五脏,好颜色。”同时又强调“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粳米一般出产于长江以北的地区,我们平时说的“东北大米”就属于粳米,外观上非常好分辨:米粒粗短,看起来比较饱满,粳米支链淀粉含量高,这一点直接决定了粳米会比较“糯”。从口感上说,粳米更加绵软,粘性也更强,所以更适合直接做白米饭或者煮粥,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要注意的是水稻寒性比较大,好多人吃完之后就容易产生胃酸。其实只要在焖大米的时候,往里面加点儿带辛温之气的孜然或者桂皮,就可以平衡稻米的寒气了。

粳米的用途广泛,中医临床常将它用于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能力减弱之脾胃虚弱者食用。此外粳米补中益气的功效历来被广泛利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所载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及桃花汤等药膳均以粳米辅佐入药。

粳米药膳

生姜苏叶粥: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生姜有祛痰、祛寒、补气、除痘、平喘的作用;苏叶也有发散风寒的作用。

生姜大枣粥:将米放入锅中,简单干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将米搅拌均匀后,放入大枣和生姜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许盐。需要提醒的是,这两种粥温热效果很强,幼儿、眼睛严重充血和患痔疮的人不宜食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个左右,大米50克。加工时先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然后加少许白糖或食盐。该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润燥。

竹叶麦冬粥:麦冬、淡竹叶各10克,分别洗净,注入清水毫升,煎半小时后,去渣留汁于锅中。再将粳米克淘净,西洋参5克泡软,切薄片放入锅中,加清水毫升,用小火慢熬成粥,下精盐、蓖麻油,分2次空腹食用。可治因气阴不足引起的烦躁口干,气短乏力。

防风粥:防风15克,葱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先将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可适量加盐。该粥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病症。

籼米——温中益气、和脾养胃

籼米外表是细长型,以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为主要产区。袁隆平研发的“籼型杂交水稻”就是籼米,加上南方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的气候,籼米的产量一直很高。《名医别录》中记载籼米能“温中益气、和脾养胃、除湿止泻。”籼米能够温中健脾、益胃养荣、长肌肤、调脏腑,对胃脾虚弱所致的反胃呃逆、虚烦口渴、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疾病的康复有益。

因为籼米直链淀粉含量更高,消化更慢,更容易帮助减肥减脂,但是口感上没粳米那么绵软,煮出的饭一般也比较松散,用来煮粥也会觉得没那么稠,故脾胃虚弱者不建议食用,但粳米非常适合做炒饭,很容易就可以炒散成一粒一粒的,非常均匀。

糯米——香糯黏滑,人见人爱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是粽子、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深受大家喜爱。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

糯米可以健脾止泻。可缓解脾胃虚寒、消渴尿多、自汗等症。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言:“(糯米)甘温。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因此糯米更适宜脾胃虚弱、体疲乏力、多汗及呕吐、尿频、泄泻者食用。不过由于糯米性黏滞,难于消化,小孩或病人以及脾胃虚弱积滞者、湿热痰火盛者、糖尿病患者均应慎食。

糯米药膳

疲劳脱力:糯米克,*酒0毫升,鸡蛋2个,同放碗中入蒸笼蒸熟,1日分次吃完。

脾胃虚寒、久泻少食:糯米克,淮山药30克,炒熟研末,每日早晨服半碗,加砂糖2匙,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

病后体弱:用糯米酒、鸡肉、红枣(去核)各适量,加几片生姜共蒸,全鸡肉熟烂,即可食用,对产后、病后体弱者尤有补益作用。

贫血:糯米60克,牛奶毫升,蜂蜜45毫升,糯米煮成粥,加入牛奶、蜂蜜,1次服完。可用于妇女失血性贫血。

糙米——健康先锋,强势回归

糙米其实就是是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稻壳后的颖果,内保护皮层(果皮、种皮、珠心层)完好的稻米籽粒,同我们平时吃的精制大米相比,糙米保留了部分米糠和胚芽,而大米中60%—70%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都聚积在这部分,《本草纲目》中认为,谷芽能消烦、活中、益精、健脾、止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研究表明:糙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比白米饭低得多,且更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适合糖尿病患者和超重、减肥者食用,如果说过去吃糙米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好的话,那进入新世纪后,糙米就以“绿色,低碳食物”的身份重装上阵了,另外糙米中锌的含量也很高,可以改善皮肤粗糙、易生痤疮等问题。

因为糙米内保护皮层粗纤维、糠蜡等较多口感较粗,质地紧密,很难煮熟,所以最好用清水浸泡1~2小时再煮,或者将糙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过夜,第二天直接煮就更容易软烂。如果觉得糙米的口感不好,可以混合些糯米共同煮粥或蒸饭,每日的推荐食用量为50克左右,过多则不宜。

珍惜每一粒稻米

是我们对袁老

最深的思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