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技周前沿科技百年回望户外体验 [复制链接]

1#

5月23日,全国科技周进入第二天。或许是因为昨晚雨水的突袭,周日清晨的气温有些低,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一早就排队等着入馆观众的热情。早上八点半左右,离开馆还有半个小时时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展馆入口处,一位爸爸拿着展位图在对儿子作入场动员:“今年的科技周非常主旋律和高大上,可能一些好玩的东西比去年少,但你更喜欢的前沿科技会非常有看点,一会进去后咱们先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展位,那里展出的前沿科技成果更为震撼。”旁边活泼的小男孩一句“我要先看‘中国天眼’”并辅以V字手势,让周围等待进场的观众不禁莞尔。不同于其他展区强调的炫酷和互动参与,今年科技周“科技自强自立”展区中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展位,展示展出了包括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实现首个超越早期计算机能力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星、铁基高温趣导研究、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新型类脑计算芯片、“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基本上是以文字图片的展板为主,鲜有炫酷的互动展示,但观众对这些曾经和正在引领着世界科技前沿项目的兴趣却有增无减。先前嚷着要先看“中国天眼”的小朋友,已经围着“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模型在打圈,东看看西瞅瞅就像是在玩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李博明从小就对科技类的知识感兴趣,而刚刚开放的‘中国天眼’作为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更是激发了他的科技自豪感,所以他将今年科技周参观之行的首站给了‘中国天眼’。”李先生告诉记者,从李博明三岁起,几乎每年他都会带孩子从天津过来参与全国科技周的主场活动,而孩子也从最初的重在参与,慢慢培养出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孩子们不一定能看懂这些前沿科技,但父母应该抱带着孩子来玩的心态多多参与,培养孩子好奇心,进而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重大前沿科技展示都是枯燥和呆板的,在高温超导磁浮模型莫比乌斯环展位上,互动体验的活泼欢快与大科技庄重严谨就同时存在。展位上,小巧的高温超导磁浮演示模型让内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者大呼“过瘾”。就在今年的1月份,全球首台磁悬浮列车亮相中国,其时速跟音速相近,而未来它的速度将会提升至每小时公里。当下,公众越来越关心国家在科技自立自强方向的进展,而这些前沿科技也开始慢慢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触摸历史记忆,回望百年科技发展步入“科技自立自强”展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两弹一星”模型等展品,就像是一辆满载历史故事的列车,窗前,一幕幕历史缓缓映入眼帘……抗日战争时期,在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在革命圣地延安这块热土上开拓、耕耘着中国革命史上的科学事业,使古老的*土地沐浴在科学的光辉之中;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年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为抗战建国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队伍;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科学事业建制化的开端;年1月,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的伟大号召,全民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国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两弹一星”的奇迹,取得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年5月,*中央发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21世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前瞻布局,强化系统部署,以宏伟的创新事业和高水平创新载体加速创新要素聚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回望百年来的科技记忆,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户外体验区:畅享美好生活今年科技周分室内和户外展区两部分。户外互动展区平方米,设立20个展位,基本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展示了一大批贴近民生的设计创意产品,每个展位通过讲演、实验、VR、AR、MR及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以及互动的形式,展现科普惠民、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成果,让观众充分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带给人们的红利。户外体验区少不了观众的参与。“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墙吗?墙是什么颜色?”工作人员问一位头戴VR体验的小同学。在中国园林博物馆科普嘉年华展位前,全景虚拟游览“云园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我看到了墙是白色的,有草,有花,真好看,真好看。”北京北外附小二年级王鑫淼连说了两句。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没上学之前,就经常带他到全国各地游览,今天的这个虚拟游览对于他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云园林”体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肉眼无法看到的角度,度让您全景了解园林文化。”除了有好看的,这里还有好吃的。北京绿山谷芽菜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张桂琴是科技周的常客,“我们已经是第六次参加科技周了”。公司致力于研发纸上种植芽苗菜和功能型芽苗菜专用育种,填补了国家芽苗菜标准空白,自主品牌产品多个。在展位前,记者只见四层高的置物架上整齐地排列着芽菜秧盘,豌豆苗、香椿苗、小麦苗……随手掀起一盘芽菜下面的“垫子”,除了薄薄的纸张,白嫩的芽菜根系很发达。记者现场喝了一杯苦荞青汁,非常好喝,一点不苦。公司总经理邱恺平向记者介绍说:“现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亲手种菜。芽苗菜是利用作物的种子,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可以食用的幼嫩芽苗,短周期的生长让芽苗菜拥有了脆嫩的口感,味道也很特别。”他又揭开底部,向大家介绍说,这些菜没有任何基质,是从纸上长出来的。生产芽苗菜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一把种子,一个托盘,两张纸和一个喷壶,7天左右,一盘生机勃勃的萝卜苗就可以收获了。看着眼前展板上的介绍,体验着展台前的互动,记者由衷地感叹智能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天蓝、水碧、土净、路畅、人和”的场景一定会早日到来。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陈杰于翔张克

编辑:吴桐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