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肩袁隆平,养活上亿国人,l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84445.html

袁隆平院士的灵车

年5月,袁隆平院士溘然长逝,当灵车驶过街道时,所有车辆全部停下,鸣笛致哀,只想再送一送这位做着“禾下乘凉梦”的老人。

在举国悲痛的气氛中,有些人感叹:“南袁北李,如今只剩下一人喽!”

“南袁”自然是指袁隆平院士,而“北李”则是李振声院士,一个负责水稻,一个负责小麦,同是中国人最热衷的两种粮食,也是养活亿万普通农民的主要生计。

图源网络

但是,与袁老时常活跃在国人心中不同的是,很少有人知道李振声院士的成就,也没有过多的相关报道。

这是为什么呢?李振声院士又为国人做了哪些贡献?

家庭穷困,辗转求学

“民以食为天”,我国千百年来都过着“男耕女织”的乡野生活,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粮食大国。因此,农民们尤其看重粮食的收成,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为了能就此过上舒坦的日子。

图源网络

年,抗日战争的炮火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尤其是山东地区,日寇烧杀抢掠,同时还搜刮着老百姓们的粮食,苦上加苦。

因此,李振声的童年生活,几乎都是在穷苦中度过的。

年,山东大旱,农民几乎是颗粒无收,很快便闹起了饥荒。有些人为了生存,甚至变卖起自家的儿子和女儿,沿街乞讨的百姓大有人在,饿死冻死的也不在少数。

李振声

大家为了能填饱肚子,不得已转战其他“食物”,比如山里的树皮和榆树叶子、蒜皮、大葱叶子等等,都成为了人们求而不得的珍贵物。

那时,十几岁的李振声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还没有那么多,却早早地知道了“饥荒”一词。

他回忆说:“那年过了年,老天爷还是没有下雨,米缸早早地就见了底儿。大家都饿得面*肌瘦,真可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振声

李振声的家中十分贫穷,但父母尤其重视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于是东拼西凑,勉强将李振声送到了学堂读书,希望他能出人头地,然后改变家中的贫困现状。

正是因为父母的坚持,给了李振声接触知识的机会,也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就这样,经历过数年天灾人祸的李振声,在学习中尤为刻苦用功,希望能改变家中的贫苦命运,但他想不到的是,自己会在将来改变全中国人的命运。

李振声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振声的父亲意外去世,家中突然失去顶梁柱的变故,让生活跌入万丈深渊,母亲一人承担起抚养四个子女的责任。

年,李振声无奈辍学,来到省城投奔哥哥。当时正值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季,一心想要读书的他,被上面的“免费食宿”所吸引,决心重新拾起课本。

高考结束后,李振声凭借着出色的成绩,成功考上了山东农学院,也成为了十里八村内唯一一个大学生,他的人生轨迹也由此改变。

图源网络

李振声说:“这都多亏了济南解放,不然我还没有这个机会呢!”

小麦杂交,坚定目标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或许就是因为经历过苦难岁月,才会更加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也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挑选大学专业的时候,李振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小麦种植”,他心存远志,不想后代们再经历过“饿肚子”的苦,也希望能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

李振声

大学期间,让李振声印象最深刻的两位良师,分别是系主任沈寿铨教授和遗传学余松烈教授。他们将小麦的进化和种植的理论技术等,用通俗易懂的言语,生动地讲解了出来,让李振声受益匪浅。

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对于冬小麦高产的心得体会,正是从余教授那里得来的。

李振声

在两位专业教授的带领下,李振声系统地学习了小麦的种子知识,并对小麦的培育技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一有时间就泡在小麦种植田里,趴着研究小麦的生长趋势,以便及时处理问题,改良新品种。

那段时间,感受过饥饿的大学生们深刻明白粮食的重要性,而山东农学院的高产小麦的技术也取得显著的提高,相继培育出齐大、扁穗小埋、鱼鳞白等优良品种。

李振声

大二期间,李振声等人将这些优良品种进行改良试验,得到了很高的产量。但由于产品还在研究阶段,无法大面积推广。

因此,李振声单独将改良的小麦新品种拿回家种植,效果大大出乎他的预料,那年的小麦实现了的大丰收,邻居们纷纷向他家讨要种子。

虽然增产的产量不是太高,但对于农民来说,已经是一件幸事儿。

左边第三为李振声

李振声所在村子的粮食总产量之高,引得周围村子的人羡慕不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名声也才露尖尖角。

但是,李振声的研究成果已经小有成就,这大大增加了他继续下去的动力,也让他坚定了研究高产小麦的目标。

1年,李振声大学毕业后,计划要到山东农业科学院工作,但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便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室。

李振声

要知道,中科院一向都是我国所有科学研究工作者们的理想殿堂,像袁隆平院士以及钟南山院士都在此深造过,其成就显著。

因此,得知消息的李振声欣喜若狂,但他还不知道,这次的重大转折,将会为他未来的小麦杂交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当他去中科院报道时,当时的中科院仅有多人,领导们专门请来华罗庚、钱三强、艾思奇等科学家们作报告,给新生们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思想指导。

钱三强

李振声受益匪浅,感慨道:“只要学点哲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少走弯路,走上正确的道路。”但是,他起初进行研究时并不顺利。

因为当时的遗传选中实验室分为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三个部门,而擅长研究小麦种植的李振声却直接被分到了栽培组,主要研究土壤种植,同时还要搜集杂草资料。

李振声无法进行再继续之前的研究,颓废了好几天后,他很快便调整好情绪,将自己比作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

李振声

在整理杂草的工作上屡创新高,不仅分辨出八百多株野草的种类,还对它们的习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解,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6年,中国农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小麦条锈病大肆蔓延,大大降低了粮食产量。所谓“条锈病”,指的是一种农作物的流行病,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它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发病率极高。

李振声

值得一提的是,“条锈病”最开始产生时,人们无法察觉,但是,一旦大面积爆发后,就会对小麦造成30%-40%的伤害。这对于著有“粮食大国”之称的我国来说,称得上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当山东遭遇“条锈病”危机时,国家迅速开展援助工作。尽管当地的科研人员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蔓延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失控的程度。

李振声

很快,25岁的李振声放弃了中科院的高薪待遇,被调到了陕西杨凌。当他第一次看到麦田的灾情时,被真真切切地吓了一跳。本该绿油油的麦苗上,竟然锈迹斑斑,没有一丝生气。

李振声忧虑的同时,也意识到“条锈病”的诱发因素众多,而且,当时的良种研究速度缓慢,根本赶不上病*变异的速度。

图源网络

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杜绝小麦染病的发生,就能够降低“条锈病”的影响。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研究出抗病良种,提高小麦对疾病的免疫力。

那段时间,李振声整日里待在受灾的麦田里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找到了研究的方向。

原来,在患有“条锈病”的小麦旁边,野草却生机勃勃,没有任何患病的迹象。

李振声

李振声的脑海中迸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将小麦与野草进行杂交研究,可能会解决小麦患条锈病的问题。

此前,他已经拥有多年研究杂草的经验,很快便找出了抗病性最后的长穗偃麦草,计划通过基因转移的方式,将杂草中的抗病性转嫁给小麦。

李振声

基因转移的方式看起来简单,其过程困难重重,李振声也对此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比如马与驴的结合,因为是远缘的关系,因此它俩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而小麦与杂草的结合,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抗病基因,然后再进行繁育。”

因为研究杂交小麦的难度极高,李振声先后找到植物学专家文洪汉与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希望能得到专业性的理论和建议。

李振声

他深受这些专业科学家的鼓舞,随后成立了自己的团队,专心投入到了研究中,也从此开始了在陕西杨凌近31年的小麦研究。

期间,李振声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失败、再试验的过程,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没人能相信他们能研究出来杂交水稻,很多人批评他是“哗众取宠”、“异想天开”等等。

然而,在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中,李振声没有想过放弃。但这项试验是需要资源与资金支持,如果再没有显著成果,将会被取缔。

图源网络

因此,他在研究远缘杂交的同时,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